3月11日下午,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闭幕。从网民留言里的“微心愿”到政策清单中的“大图景”,从代表履职的“好声音”到基层实践的“新图景”,“民生保障”成为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深刻反映了民众对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迫切愿望以及对民生保障措施加强的深切期盼。“民生”这两字也如春天破土而出的新芽,在代表委员的议案建议中茁壮成长,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安排中舒展枝叶,民生保障的崭新画卷正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一脉,红岩精神孕育、形成于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极其复杂严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险象环生的安全环境,对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启示。新征程上,要善于把红岩精神融…
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关乎党的肌体活力与健康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意义深远。各级党组织须以“三维赋能”为抓手,让发展党员工作“步步为营”,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步步筑牢发展党员“信仰根基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发展党员工作而言,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是根基所在。各级党组织要把深…
1943年3月18日是时任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农历45岁生日。南方局的们为了让周恩来的45岁生日有一点“气氛”,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场生日茶话会,周恩来却谢绝了们的好意,并在办公的地方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 《我的修养要则》体现了周恩来对党性修养的格外的重视,这种“上心”态度为当下我们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树立了榜样,而制定实施中央八项…
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是确保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一招。学习教育中,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查改有机贯通一体推进,突出“立”与“即”的紧迫性,强化“查”与“知”的能动性,彰显整改落实、刀刃向内的坚定性。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有的党员干部学精神浮在表面,查问题碍于情面,促整改停在纸…
2025年全国两会,“好房子”这个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前不久,重庆印发的《重庆市“美好家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下称《行动计划》),提出了推动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的“美好家园”建设目标,令人眼前一亮。 择一处安居,遇一城烟火。“好房子”所代表的,是老百姓对“好日子”的美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层次地融合。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欲筑室者,先治其…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两会,是国家发展的“春风信”,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听好两会“春风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厚植忧民之情,常行利民之举,奏响人民至上的时代“最强音”。听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春风信”,让为民之声“声声入耳”。“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聚焦人民群众最在…
近期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意义重大,各级党组织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紧紧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的核心要点,全力推进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从“学什么”出发,变“标准式”为“定制式”…
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执笔蘸墨”,绘好党员教育培训坐标系,让党员教育培训更精准、更高效、更有力。执“浓墨重彩”之笔,饱蘸“精雕细琢”之墨,在内容上绘好党员教育培训“横轴”。培训内容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核心,各级党组织需…
人无精神不立,城无精神不兴。重庆市正式公开宣布“坚韧、忠勇、开放、争先”为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以来,巴渝大地掀起了学习、推介重庆城市精神的热潮。社会各界纷纷阐释“八字”内涵,强调其意义和作用。在这如春潮涌动的学习热潮中,笔者不揣浅陋,也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精神”已出,弘扬为要。提炼城市精神之初心、目的,不是图虚名,也不为赶时髦,而是为了传承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基因、浓烈的人文风骨,…
当“破浪笔”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激流中勾勒壮阔蓝图,当“创新砚”于创新攻坚的迷局中转动发展密码,当“清风墨”在利益交织的画卷上坚守廉洁底色,重庆正谱写着“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鲜活注脚。从长江之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惊涛拍岸,到嘉陵江之滨数字化的经济的星火燎原,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担当、“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巧思、“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定力,在“潮平两岸阔”的新征程中,知责负重开新…
春生美好,万物可期。春分似一场新的征程,是追逐梦想、砥砺前行的黄金时期。广大基层干部当如“追光者”一般,在这春日的“逐光”之旅中,唤醒初心使命、磨砺担当作为、绽放青春芳华,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无畏的勇气,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光,照亮“信仰灯塔”的光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春日,阳光温柔地洒向大地…
中庸思想源自《论语·雍也》中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强调凡事要中正适度、恰到好处,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但在个别地区、部门的基层减负工作中,“中庸之道”被概念曲解、情形滥用,成为懒政怠政的“脱罪借口”、推诿逃避的“合理外衣”,导致减负工作看似动作频频、实则避重就轻,看似有声有色、实则原地踏步,沦为不彻底的“半吊子改革”、未落实的“半拉子工程”,亟…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该文件聚焦于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三大支柱,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既回应现实需求,又引领未来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应紧抓这一战略规划良机,在广袤乡村播种绿色希望,勤勉耕耘,精心浇灌出繁荣之花。生态建设绽放“绿韵花”,以“持之以恒,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激发乡村生态新活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结底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习格外的重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须有新担当。习深刻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作为年轻干部,要按照“…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细施基层治理“精肥”,精播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良种”,勤浇生态文明建设“活水”,努力打造巴渝和美乡村“梁平样板”。以党建抓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土壤”细施“精肥”,不断铸牢“稳”的基石。要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选优配强村党支部带头人,更好地发挥作用,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做到班子坚强有力…
党员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一轮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指出,“教育引导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这既是政策要求,又是前进方向。广大党员要边学边干、以学促干,通过在现实场景中深层次地融合理论与实践“双向循环”,以“学用思维”实际做到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党员队伍建设质量逐步的提升。找准学思践悟的“政治方向”,推动党员“以学铸魂”永葆政治本色。理论上清醒,…